English
相关链接
保障员工权益与福利
人才引进

       我们打造了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理念、机制、方法,积极引进先进人才。公司根据战略目标,制定招聘策略,各层级机构围绕业务发展情况,预测招聘需求,制定年度招聘计划。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国家政策导向与集团战略转型重点方向,引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科技领域头部人才,以及保险投资、大健康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公司通过细化人才标准,优化引进方式,强化市场机制,主动拓宽选才视野,建立和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有针对性地吸引优秀人才。坚持公平公正和比选择优,构建以需求分析、制定计划、发布信息、资格审查、选拔评估、背景调查、任职聘用为主的人才引进程序,提高引才有效性;坚持市场导向,通过校园招聘、校企合作、内外引荐、公开招聘、猎头推荐等多种渠道,多元化、差异化地引进人才,提高人才匹配度,以高质量人才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校企合作方面,我们与国内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制定《校企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在全司建立近百家大学生实习基地,为优秀大学生的前置、精准输入搭建平台。公司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中国金融保险市场发展的基础性、现实性、前瞻性重大课题研究为重点,为公司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此外,公司公开、平等地招聘应届毕业生,并制定了专项培养方案,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导师带教、重点项目历练、训战结合培养、跨界轮岗交流等培养方案,并以 3 年为周期,开展人才轮岗锻炼,为行业培养优秀人才。

员工关怀

       我们致力于营造融洽、和谐的员工关系,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员工归属感。薪酬福利方面,公司致力推进“结果导向、过程管理、持续优化、责任到人”的绩效文化建设,强化市场对标和考核牵引,坚持绩效收入分配与考核结果挂钩。公司为全体员工(包括非管理岗位员工及非销售岗位员工)提供由固定收入和浮动收入组成的薪酬结构,其中浮动部分基于个人工作职责以及相关重点项目完成情况等因素确定绩效奖金,综合体现员工价值贡献和责任担当。同时公司通过全员绩效闭环管理,促进工作目标达成,激发员工活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非薪资福利方面,构建员工中长期福利保障制度,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障等保险福利,形成覆盖全体员工的综合保障机制,提高员工养老待遇。假期政策方面,为全体员工提供法定带薪年休假和带薪福利假,定期组织制定员工休假计划,保障员工休假权利。此外,公司已向全体劳动合同制员工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员工平等与多元化

       我们尊重员工的差异性,为不同国籍、种族、民族、宗教信仰、年龄、性别的候选人在招聘、薪酬、福利、晋升等雇佣范畴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机会。我们致力于营造和谐包容的工作环境,对任何形式的歧视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并严禁职场骚扰行为的发生。我们积极提升员工多样性,视地区和岗位已在招聘中设定量化的员工多元化招聘目标,如女性人员数量、如军转干部数量、少数民族数量。公司构建了多元化的员工团队,截至2023年底,公司员工总数为104,270人,其中女性员工数为54,161人,占比为51.94%,少数民族员工数为5,564人。公司持续加强女性员工关爱,与工会签订《中国太保女员工特殊保护集体合同》,严格落实生育假、哺乳假、产检假和育儿假,建立职工之家、职工小家、妈咪小屋,推进“太医管家”健康关爱计划,同时创建“芳华荟”女工品牌和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关爱女性、提高女性凝聚力和归属感,提升多元化、平等和包容性。

绩效考核与反馈

       公司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推进“结果导向、过程管理、持续优化、责任到人”的绩效文化建设,按年度为周期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包括绩效计划、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和反馈等环节。

       根据考核结果,由上一层及领导(或授权直接主管)对考核对象实施绩效反馈与辅导,主要包括评价年度工作,反馈绩效考核和能力评价结果;分析主要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商讨绩效改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研究并明确下一年度绩效目标和实现途径;了解员工在职业生涯方面的想法。

       绩效反馈与辅导主要采用一对一单独面谈的方式,绩效反馈与辅导情况应以电子或书面形式记录,并由上级主管(或授权直接主管)和考核对象签字确认。员工如对考核等第有异议,以书面形式在一个月内向主考人和集团人力资源部提出考核复议申请。接到考核复议申请后,集团人力资源部根据《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绩效考核复议办法(暂行)》的相关规定实施考核复议。

申诉与沟通

       公司制定《劳动争议申诉与调节管理办法》等制度,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明确申诉受理和调解流程。员工可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或线下沟通等形式进行申诉,公司对员工的申诉处理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泄露个人隐私,积极维护员工的申诉权益。公司还制定了《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印发举报管理政策(试行)》。政策明确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客观、公正、及时处理举报事项,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等原则。

满意度调查

        为及时了解员工对工作、薪酬、制度和个人发展等多方面的需求和期望,我们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对内部管理效率进行评估和改善,降低骨干人才的流动率,提升员工的工作投入程度和认可度。2023年,太保寿险委托第三方咨询公司开展员工体验度调研工作,调研问卷回收率超90%。其中,员工体验度得分为89分,较上一年提升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追踪每项改进措施落地情况,切实提升员工体验。

人才培养与发展

       公司制定人才发展战略与完备的晋升政策,为员工建立多通道、多族群、多层级的职业发展路径,推动员工跨机构、跨条线、跨部门流动,实施分序列职位管理,并配置相应的绩效激励机制,拓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

       我们持续关注广大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和需求,围绕公司发展搭建培训体系,推出丰富的员工培训模式,开发便捷的在线学习平台,帮助员工快速成长,成就梦想。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我们针对不同学员群体,设计了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培训课程,形成了员工学习地图总图,绘制党建类、管理类、专业类、新员工类学习地图分图,制作员工发展手册。管理能力培训方面,集团及各子公司均开发了特色领导力培训项目,如青训营、高管培训班、管培生培养项目、见习总监、“百舸千帆”等。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公司制定了外派培训管理办法,规范了员工外派培训管理工作,积极鼓励全体员工获得学位或职业证书,提供考试假期、考试费报销和考试通过奖励等支持。培训方式创新方面,打造“太保学习”“太保直播”在线学习平台,汇聚千门课程,覆盖集团、子公司总部、分公司等各类学习主体和全体员工。

       加强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公司与高校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为员工定制专业化培训项目与课程。公司与复旦大学携手成立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并升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探索产教研融合新模式。通过发挥复旦大学专业的师资力量,结合员工的专业技能需求定制培训项目和课程,全面支持高水平人才培养。公司还与西南财大在成都共建“财务共享中心学生实习基地”,加强资源共享,联合培养新型财经复合型专业人才。此外,寿险公司近年来多次与复旦大学、富兰克林柯维、前程无忧、复泰商学院、DDI 等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合作,引入经典版权课程,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执行四原则》《情境领导力》等,为人才发展培训体系保驾护航,赋能员工发展。

       建设人才梯队。一是把好人才入口关,多措并举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开展全系统人才调研和盘点,建立动态人才池;通过实施新锋人才项目、见习计划、见习总监计划、百舸千帆计划等一系列多层次、多维度训战结合的培养项目,加快青年人才成长,强化长期人才储备;二是把好人才使用关,构建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动态调整机制。以持续优化组织架构为抓手,充分发挥人才规划对“控总量、优结构、提效能”的支撑作用,推行跨公司、跨条线、跨部门轮岗交流,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平台,实现人才“内外双循环”。以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为依据,形成岗位履职评价标准体系,实施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形成公开透明的竞争上岗格局,促进人才队伍良性更替。以强化绩效管理为牵引,完善任期、年度、试用期、专项等闭环考核机制,严格考核结果运用,实行“以岗定薪”“以能定薪”“以绩定薪”,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体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