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种植业保险政策初见成效

为了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和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稳步构建农业生产风险保障体系,我省于去年在南阳和周口市进行了棉花保险试点,在信阳开展了水稻保险试点,今年又在全省推行玉米保险。其中,棉花每亩保费13元,玉米每亩保费11元,由中央、省、市、县、农户和龙头企业按照40%、25%、5%、10%和20%的比例负担;棉花每亩保额216元,玉米每亩保额190元。
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损失时,由保险机构按照棉花、玉米不同生长期的最高赔偿标准、损失率及受灾面积计算赔偿。为推动棉花、玉米保险工作,周口市按照省财政厅和市政府的部署,财政部门积极与农业、保险、气象等部门协调,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保费共担”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大力推进种植业保险工作。
针对农民对种植业保险认识程度不高的现状,我们积极宣传“花小钱、保大安”的道理,消除农户对种植业保险的认识误区,提高了广大农户参保的积极性;加大督导力度,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组成两督导组,先后两次深入县乡督导检查,调动县乡的积极性。在投保签单环节,保险经办机构规范操作程序,严格界定保险责任与费率,合理确定赔付标准和清算办法,取得了农民的信任。各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足额安排配套资金,加强监督管理,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防止虚保、骗保行为的发生。有的县乡政府还不断强化奖惩措施,把农业保险的开展与惠农政策的实施挂钩、与干部的评价挂钩、与年终财政预算及奖惩挂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截止8月20日,周口市棉花投保面积30.2万亩,投保率61.2%;玉米投保面积384.81万亩,投保率64.5%。
玉米保险和棉花保险政策的实施,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入秋以来,周口市接连发生恶劣的风灾和雨灾,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玉米受灾面积249万亩。参加种植业保险的农户也纷纷报损。据保险公司统计,投保农户报损玉米受灾226万亩,棉花受灾5万亩。
目前,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正进驻受灾现场,勘察核实受灾面积。省财政厅等部门正在组织专家研究确定具体的赔付标准。初步估计,勘察核实受灾面积按100万亩、赔付标准按每亩100元计算,周口市农民将“因灾受益”上亿元,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减轻了灾害损失。

*本资料所载內容仅供您更好地理解保险知识之用;您所购买的产品保险利益等内容以保险合同载明为准。
上一篇:种植业保险成为周口市农业“减灾器”
下一篇:周口市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向较低人员倾斜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同类文章
查看更多
  • 重疾险的分类与理赔流程详解 2025-02-18
  • 什么是保险,中国保险业概况如何... 2025-01-10
  • 遭遇不发工资,如何有效维权 2024-11-22
  • 社保卡功能作用你知道吗? 2024-11-14
  • 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区别你知道... 2024-11-14
  • 行业动态文章精选

    爱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