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2021年5月10日,襄阳市谷城县庙滩镇某村村委会向保险公司报案:该村50多户农户种植的小麦因长期阴雨产生了严重的赤霉病。根据小麦种植保险条款规定,保险小麦损失率达到25%(含)以上的,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经保险公司查勘员以及地方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业技术人员现场勘验确定,该村投保小麦因小麦赤霉病致损的损失率约达33%。在递交理赔资料后,保险公司对保险小麦受损的农户进行了赔偿。
案例分析: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是最易感病期,如遇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极易造成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一旦流行,不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且病麦不能食用。此案小麦赤霉病就是因湖北地区进入连续阴雨后,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通过风雨传播,导致大面具出现白穗、死穗。
政策依据:
合同依据:《湖北省中央财政小麦种植保险条款》第三条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小麦可作为本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以下简称“保险小麦”):
(一)经过政府部门审定的合格品种,符合当地普遍采用的种植规范标准和技术管理要求;
(二)种植场所在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上的非蓄洪、行洪区;
(三)生长正常。
投保人应将符合上述条件的小麦全部投保,不得选择投保。
间种或套种的其他作物,不属于本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
第四条 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下列原因直接造成保险小麦的损失,且损失率达到25%(含)以上的,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一)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
(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意外事故;
(三)病虫草鼠害。
风险提示:
在此小编重点提醒广大农户,为了有效减轻当季小麦赤霉病发生、降低霉素污染、提高小麦产量,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病害常发区选用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的品种。
2、适期播种,结合肥水管理。掌控好密度,培育壮苗生长,提高抗病性。
3、抓好抽穗扬花期的喷药预防。掌握好防治适期,选好优质防治药剂,掌握好用药方法,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