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警惕“黄牛”非法代购,提高信息保护意识

返回列表页>>

一、案件简介

2022年8月11日消费者张先生通过“保险代理人”向我司投保了一份强制保险,保费665元,车船税660元,共计1325元。8月12日张先生来电我司,要求退回定金200元。经张先生解释,“保险代理人”称投保时需缴纳200元定金,预付定金后保单才能即时生效。张先生收到正式保单后,多次联系“保险代理人”要求退回200元定金,均无果。随后向我司投诉,要求退回定金200元。

经调查核实,“保险代理人”持张先生身份证件及车辆行驶证信息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强制保险。该保单投保人为张先生本人,通过实名支付保单生效。

二、案例分析

该保险代理人与我司无任何用工合同或代理协议,其收取的200元定金从未流入我司任何保费收入账户,属于市面上“保险黄牛”-非法代理人。张先生与保险代理人之间也无任何委托协议及合同,也未约定投保成功后可退回定金。张先生以为保险代理人口头叙述的定金可抵用保费或者投保成功后可以退回,导致直接损失200元。

三、风险提示

1、保险公司车险普遍实行“见费出单”模式,不存在预收定金的规定,消费者需进一步加强警惕,同时对保险代理人资格进行验证,避免造成损失;

2、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需要购买保险产品可自行到门店或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投保。对购买保险产品有疑问的,可直接拨打客服热线进行咨询;

3、注重维护个人信息安全,提高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