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远离“征信修复”陷阱,守护新市民 返回列表页>>

“新市民”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消费主力军,已成为创新金融服务的重要群体。但与此同时,仍然有部分不法分子将新市民作为实施诈骗的对象。

案例简介:小苏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某市就职,与家人商量购买一套距离其工作单位较近的公寓居住。小苏征得父母同意后与房产销售沟通签订贷款购房协议,房产销售在提交小苏信息审核后发现其有逾期记录,征信不符合贷款要求。
房产销售员告知小苏其朋友能够“修复”人民银行征信报告逾期记录,急于购房的小苏便约见房产销售员介绍的这位朋友陈某。

两个月后,小苏查询其征信报告发现逾期记录并未消除,向陈某多次追讨资金无果后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中,小苏因急于购房未核实陈某的身份,轻信陈某可为其做“征信修复”,急于支付手续费用,导致财产受到损失。
另外,小苏缺乏征信管理方面的法律知识,想通过非法手段做“征信修复”,最后不仅无法修改不良信息,甚至涉嫌违法违规行为。

风险提示:

法律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如信息主体认为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的,可以向所在地人民银行投诉。1.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提供个人身份证件、联系方式、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各种风险。
2.拒绝非法“征信修复”,阻断不法分子非法牟利途径。擦亮眼睛,牢记“征信修复”骗局不可信,良好信用靠自身,珍爱个人信用记录!

【以案说险】远离“征信修复”陷阱,守护新市民
广西分公司 2022-09-23 16

“新市民”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消费主力军,已成为创新金融服务的重要群体。但与此同时,仍然有部分不法分子将新市民作为实施诈骗的对象。

案例简介:小苏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某市就职,与家人商量购买一套距离其工作单位较近的公寓居住。小苏征得父母同意后与房产销售沟通签订贷款购房协议,房产销售在提交小苏信息审核后发现其有逾期记录,征信不符合贷款要求。
房产销售员告知小苏其朋友能够“修复”人民银行征信报告逾期记录,急于购房的小苏便约见房产销售员介绍的这位朋友陈某。

两个月后,小苏查询其征信报告发现逾期记录并未消除,向陈某多次追讨资金无果后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中,小苏因急于购房未核实陈某的身份,轻信陈某可为其做“征信修复”,急于支付手续费用,导致财产受到损失。
另外,小苏缺乏征信管理方面的法律知识,想通过非法手段做“征信修复”,最后不仅无法修改不良信息,甚至涉嫌违法违规行为。

风险提示:

法律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如信息主体认为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的,可以向所在地人民银行投诉。1.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提供个人身份证件、联系方式、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各种风险。
2.拒绝非法“征信修复”,阻断不法分子非法牟利途径。擦亮眼睛,牢记“征信修复”骗局不可信,良好信用靠自身,珍爱个人信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