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对于经常出差或者旅行的人来说,航班取消或者延误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降低消费者出行损失,全面保障安心出行,保险公司推出了“航班延误保险”或“取消保险”。
王先生是一位“空中飞客”,经常往返在各大城市之间,某日,王先生像往常一样准备出行,但由于航空管制原因航班被迫取消,出于无奈,王先生选择搭乘其他交通工具。
几日后,王先生想起在购买机票时,附加投保了一张航班延误险保单(以下简称航延险),王先生立即联系了某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却被告知不属于保险责任。王先生气愤不已,便拨打了某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投诉,经过保险专员耐心解释后,成功消除了王先生疑虑。
-案例评析
本案中,关于“航延险”的保险责任:“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搭乘符合权益使用要求的航班发生延误,且单次延误时间达到或超出保险单约定的时间以上,保险人在保险单载明的航班延误保险金额内,依据赔付标准支付保险金。”
该保险项目中明确列明“被保险人搭乘航班发生延误,保险公司将根据相关赔偿要求及标准予以赔付”,但本案例中,王先生搭乘航班因航空管制导致“航班取消”,并非“航班延误”。
对于“航班取消”的情况,保险公司有相对应的保障产品“航班取消责任保险”。通常情况下,部分的“航延险”是可以附加投保“航班取消责任保险”,并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承担部分责任。除此之外,该保险项目中“被保险人误机、漏乘或错乘等个人原因导致延误、被保险人非以乘客身份搭乘航班”等情形也同样被列入责任免除。最终保险公司从专业角度,向王先生普及了“航延险”的保险知识,并成功化解了矛盾纠纷,充分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案例启示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做好“三要”:
1、保单内容要看清。消费者在投保前及购买后,需要认真阅读保险产品和保险条款,看清保障项目、保障范围、保险期限及责任免除等重要事项,其中责任免除保险公司在条款中会进行加黑加粗着重显示,需要仔细阅读了解。
2、理赔事项要知晓。消费者在遇到航班延误的情况下,要保持与保险公司联系,在时效范围内提交理赔申请,同时提醒保存被保险人的登机牌(有安检章)或能证明被保险人已登乘延误航班的相关证明文件,做好理赔申请。
3、诚信建设要加强。为了提升消费体验,大部分保险公司的“航延险”支持“自助理赔”,便捷高效的理赔却成为不法分子牟取利益的“商机”。部分消费者通过借用亲戚好友的身份信息购买多份“航延险”,虚购航班延误信息等,骗取保险赔偿。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在规范保险公司依法合规经营的同时,作为保险消费者也要加强诚信建设,做到诚实守信、如实告知、理性投保,共同营造良好的保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