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让电信网络诈骗无处遁形

返回列表页>>

今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加强警银联动,重拳打击利用银行卡诈骗犯罪,坚持“防范在先、打防结合”,强化“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按照淄博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既定职责任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淄博监管分局指导银行机构对联席会议确定的关键事项开展全面倒查梳理,“一行一策”针对性完善工作机制和流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部署的工作任务。

重拳打击银行卡诈骗

2023年8月17日,交通银行淄川支行接到客户预约取款电话,因对方为异地口音,且计划提取数额较大,立即引起了营运主管的高度警惕。通过排查,发现该账户存在涉诈异常特征,且因涉诈管控被暂停非柜面业务。该支行立即与淄博市公安局淄川分局联系,确认该客户为电信网络诈骗涉案嫌疑人,账户资金疑为涉诈资金。8月19日9时许,涉诈嫌疑人前往网点取现100元进行试探,被工作人员及时识破。当日12时许,涉诈嫌疑人再次现身网点办理取现业务,营运主管利用客户服务经理清点现金的时间差,及时向公安部门汇报,成功协助公安干警抓捕了涉诈嫌疑人并当场截获涉诈资金5.3万元。

这是山东淄博警银联动,重拳打击利用银行卡诈骗犯罪的一个场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淄博监管分局负责人介绍,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在高发类型、目标人群、诈骗套路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新变化,呈现新趋势,并衍生出多种新类型、新手法,防范和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问题之一。以淄博市为例,今年以来,辖内涉诈银行账户线索呈现出涉案线索数量上升快、涉案存量卡占比高、开户人员低龄化“一快、一高、一低”的特点,及时阻断电信网络诈骗的恶劣影响势在必行。该分局督促辖内银行机构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广泛开展宣传引导,严格从业人员管理,完善涉诈银行账户管控机制,将常态化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竭力扭转辖内预警后被骗数量高企的严峻形势。

坚持“防范在先、打防结合”,强化“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按照淄博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既定职责任务,该分局指导银行机构对联席会议确定的关键事项开展全面倒查梳理,“一行一策”针对性完善工作机制和流程,认真贯彻落实总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部署的工作任务,明确对因出现防范漏洞造成重大案件发生的,进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最大限度防范风险

按照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工作原则,在公安部门定期通报涉案银行账户、资金止付冻结等工作情况基础上,分析指出问题突出的银行机构和营业网点,联席会议各有关成员单位、重点银行机构集中会商研讨问题根源,拿出针对性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及时堵塞制度机制漏洞,最大限度防范风险。

选取辖内3家具有较强典型性的银行机构,就其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重点围绕涉诈银行卡管控和银行账户分级分类管理两个方面,对机制建设、系统和上级行支持、内设部门分工及人员配备、具体实施流程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听取银行机构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以及对联席会议的意见建议。

拿出“加强睡眠户管理”和“开展全量保护性止付”两项关键举措,杜绝犯罪分子诱导在校学生开卡并转卖的不法行为。对于问题相对突出的银行机构,该分局及时以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发送风险提示函并采取约谈、督导等措施督促问题整改,有效提高了银行工作人员的反欺诈意识。

2023年8月1日下午4时,一位客户到兴业银行淄博黄金国际社区支行,咨询转账失败原因。银行员工询问后得知客户在APP上学习炒股,转账对象为某对公账户,已向APP内某“老师”转账前期学费、炒股资金共11000元,现对方以可退学费的理由,诱导客户再次转账27500元。银行员工查看了客户所称的APP内聊天记录,发现该APP为某券商APP仿冒,曾多次在聊天群里怂恿客户给“老师”尽快转账。银行员工怀疑其中有诈,建议客户尽快报警,争取挽回之前的损失,随后对客户账户采取暂停非柜面业务,并立即将该情况反馈至淄博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及时上门对该客户进行反诈劝阻,避免客户陷入更深的骗局。

原文作者:中国银行保险报

来源自中国银行保险报(http://www.cbimc.cn/content/2023-12/07/content_50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