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为主要形式的“代理”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代理”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从中收取高额手续费,侵害消费者权益。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代理退保”都有哪些套路。
什么是代理退保
所谓“代理退保”,就是保险消费者让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自己的名义去办理退保。产品类型涵盖车险、意外险、重疾险、健康险、分红险、万能险等各类险种。
代理退保的形式
假冒身份,虚假宣传。
不法分子往往冒充保险业内人员,以“与监管部门合作”、“有内部资源”等名义,通过电话、微信、网络等方式谎称可办理全额退保、减免债务、修复征信等。
欺骗客户,收取佣金。
骗取消费者信任后,再打着“代理维权”的幌子,让消费者提供隐私的敏感信息,并诱导投保人签署代理退保服务协议,索取退保佣金。
切断联系,反复施压。
切断消费者正常维权通道,打着“代理维权”的幌子,通过编造事实、提供虚假信息等手段进行恶意投诉,以达到索取退保佣金的目的。
风险提示
丧失保险保障
消费者退保后丧失了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资金受骗受损
“代理退保”机构或个人会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消费者一旦受骗,可能面临损失难以挽回的风险。
个人信息泄露
“代理退保”机构或个人会获取消费者身份证、保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消费者个人信息存在被泄露的风险,很可能被不法分子使用进行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网络借贷,使消费者蒙受各种未知损失。
在此温馨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理性购买,谨慎退保。远离代理退保,不随意向他人泄露保险信息,谨防上当受骗。要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一旦遇到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进行诱骗,要积极通过合法途径进行解决,以确保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