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太平洋保险>保险资讯>养老保险知识

养老保险领取如何计算,养老金上调方案养老保险领取计算方法是什么

现在有不少人都知道,当我们养老保险缴费达到了一定的年限之后,是可以领取一份养老保险金,那么养老保险领取如何计算?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养老保险领取如何计算的知识,请看下面的介绍。

养老保险领取计算方法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养老保险交多少年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减除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同时也是向丧失劳动能力者的政策倾斜。这项政策的制定对社会稳定有着极大的作用。对于个人,养老保险交多少年是比较重要的问题,一事关经济利益,二事关今后生活。

我国养老保险组成部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的法规政策强制建立和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强制制度的目的就在于保障退休人员晚年的基本生活。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根据企业的实力承担全部的补充养老保险或者与职工协定后双方一起承担。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比较好理解,即职工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愿存入养老保险。

现在的你,还没有一份养老保险吗?赶紧行动起来吧,因为一份养老保险,能够在你老年的时候,给你一份保障,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上一篇:养老保险领取手续有哪些,养老金上调方案养老保险的作用是什么
下一篇:养老金上调方案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是什么时候,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