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德国一名男子在29个月内接种了217次新冠疫苗!
这位“勇士”是一位62岁的大爷,研究表明,他至今从未感染过新冠病毒,也没有出现任何与疫苗相关的副作用!
所以,这样的“超常规”疫苗接种,我们可以借鉴吗?
先说答案:不建议!
报道提到,这217次新冠疫苗注射中,有134针得到了官方确认,且为9个月内完成接种,另外83针是“自我报告”。其中有部分是免费注射,一部分是自费购买。他一共接种了8种不同的新冠疫苗,大部分为辉瑞和莫德纳。
研究人员称,虽然超量接种了疫苗,但“在这名男子身上没有发现任何免疫能力减弱的迹象”,与接种三次的人相比,“他的免疫系统功能齐全”。不过,这位大爷的经历仍属于个例,并不适合所有人,而且就目前的研究结果不足以对他的健康情况做出“充分说明”。研究人员强调,“过度接种疫苗”以增强适应性免疫的方式并不可取。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别效仿这位大爷,别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此外,关于疫苗接种,还有这些事项需要注意:
1、一般而言,任何药物或疫苗的接种都可能伴随一定的副作用
尽管大多数接种后的副作用都是暂时性的,如肌肉疼痛、发热等,但如此高频率的接种有可能加重身体负担,也有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或其他未知的健康问题。因此,如果没有充分的医学依据和专业指导,不建议进行频繁接种。
友情提示:虽然疫苗已经经过了严格的测试,但是接种疫苗一定要遵医嘱。
2、打了疫苗,也不代表“一劳永逸”
我们以流感疫苗为例,接种流感疫苗以后可以降低患流感的风险,也可以减少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但是,它的保护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年,而且当年流行的病毒不一样完全相同,所以一般建议是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
3、疫苗不是万能的,“其他的保护”也要加强
疫苗接种仍然是防控病毒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按照官方推荐的剂量和时间接种疫苗已足够提供保护。
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许多未知病毒,未知的风险。疫苗不能防住所有,为了尽量减轻风险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我们还应为自己和家人做好健康保障,巩固自己的抗风险屏障!
建议大家尽早配置意外险和医疗险,这两种保险性价比较高,一个解决因意外发生的风险,一个可以保障看病就医的费用。尤其是家中顶梁柱,作为承担家庭经济重担的人,更要利用保险转移因意外或疾病导致的风险。
如果预算尚可,也建议加上一份重疾险,可以弥补因患重疾无法工作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话说回来,疫苗也好,保险也罢,都是未雨绸缪保护自己的方式。最主要保护还是我们自己要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尽量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