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遭遇“残疾补助”诈骗 返回列表页>>

案情概述:

王先生是一名聋哑人,某日,他通过微信收到了自称是同学小李的信息。小李告诉他,凭残疾证可以在某个微信小程序上领取十万元的残疾补助,并附上了一张别人成功领取补助的截图作为证据。由于是同学推荐,且看到了成功的截图,王先生没有多想便表示想报名。随后,小李发来了一个QQ二维码收款图片,要求王先生支付500元报名费。王先生将自己的残疾证拍照发给对方,并通过QQ扫描二维码支付了500元。不久,小李又发来一张报名成功的截图,并称还需支付999元押金。王先生再次转账后,对方承诺半小时内将10万元转至其微信账户。然而,等待许久后,王先生并未收到转账,再联系小李时却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次日,王先生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到真正的同学小李,才得知其微信可能被盗用,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随即报警。

诈骗手法分析:

冒充熟人:诈骗分子利用王先生对同学的信任,冒充其同学进行诈骗。

虚构政策:编造“凭残疾证可领取高额补助”的虚假政策,诱骗王先生上当。

逐步深入:先以小额报名费为诱饵,骗取王先生的初步信任,再逐步增加金额,直至骗取大量钱财。

拉黑消失:一旦骗取到钱财,立即将受害人拉黑,切断联系。

防范提示:

保持警惕:对于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尤其是涉及钱财的,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核实信息:在转账或支付前,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或可靠途径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拒绝诱惑: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明显超出常理的“好事”,要坚决拒绝诱惑。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或疑似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


聋哑人遭遇“残疾补助”诈骗
安徽分公司 2024-09-09 8

案情概述:

王先生是一名聋哑人,某日,他通过微信收到了自称是同学小李的信息。小李告诉他,凭残疾证可以在某个微信小程序上领取十万元的残疾补助,并附上了一张别人成功领取补助的截图作为证据。由于是同学推荐,且看到了成功的截图,王先生没有多想便表示想报名。随后,小李发来了一个QQ二维码收款图片,要求王先生支付500元报名费。王先生将自己的残疾证拍照发给对方,并通过QQ扫描二维码支付了500元。不久,小李又发来一张报名成功的截图,并称还需支付999元押金。王先生再次转账后,对方承诺半小时内将10万元转至其微信账户。然而,等待许久后,王先生并未收到转账,再联系小李时却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次日,王先生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到真正的同学小李,才得知其微信可能被盗用,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随即报警。

诈骗手法分析:

冒充熟人:诈骗分子利用王先生对同学的信任,冒充其同学进行诈骗。

虚构政策:编造“凭残疾证可领取高额补助”的虚假政策,诱骗王先生上当。

逐步深入:先以小额报名费为诱饵,骗取王先生的初步信任,再逐步增加金额,直至骗取大量钱财。

拉黑消失:一旦骗取到钱财,立即将受害人拉黑,切断联系。

防范提示:

保持警惕:对于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尤其是涉及钱财的,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核实信息:在转账或支付前,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或可靠途径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拒绝诱惑: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明显超出常理的“好事”,要坚决拒绝诱惑。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或疑似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