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警惕游戏内免密支付陷阱,保护未成年人财产安全】
案例回顾:
近期,听朋友说家中的孩子趁着大人不注意,拿起了妈妈的手机开始探索游戏世界。在一款热门游戏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或解锁某些虚拟物品,游戏界面突然弹出了充值提示,孩子完成了一次支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游戏平台在设置上默认了免密支付功能,使得后续的消费变得悄无声息,直至孩子妈妈发现手机零钱账户中的1万多元不翼而飞,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案例分析:
1.未成年人保护意识薄弱:青少年及儿童往往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和消费观念,容易在好奇心驱使下做出冲动行为。
2.免密支付的便捷与风险:免密支付虽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但也埋下了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未成年人使用成人账户时,极易导致意外大额消费。
3.家长监管责任: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电子设备的监管,尤其是涉及金融支付功能的应用,需设置必要的限制和防护措施。
风险提示:
1、加强未成年人金融教育: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教育他们识别金融风险,学会理性消费。
2、设置支付密码并启用支付验证:对于手机支付功能,家长应设置复杂的支付密码,并开启指纹或面部识别等双重验证方式,确保每一笔支付都需本人确认。
3、监督孩子使用手机: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上网时间,监督其使用手机的行为,特别是在进行支付操作时,务必保持警惕。
4、定期检查账户余额:定期查看手机支付账户和银行卡余额,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