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客户李先生今年73岁,在某公司购买过一款养老保险产品,近期接到自称保险公司人员的电话,称需要核实保单信息让李先生配合一下,该人员告知李先生购买的保险产品收益低,并承诺有更高收益和保障的保险产品,李先生很是心动,来电人称可以协助李先生在其朋友的代理网点快速办理全额退保,在该名人员一步步的诱导下,李先生信以为真,最终李先生在支付了高额的“服务费”后办理了退保,几天后李先生发现退保保费并非该人员承诺的全额退保,也并无更高收益和保障的保险产品,这时才发觉自己已经被骗。
案例评析:
该案例中不法分子通过使用不实个人信息骗取老年人信任后,诱导老人核实并提供个人信息,由于李先生年纪大,风险意识薄弱,听信他人认为有更高收益的保险产品,待老人掉入圈套之后,利用“黑产代理”陷阱向老人收取高额退保手续费,最终导致老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案例启示:
1、个人信息保护:应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向他人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好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材料,同时应警惕金融营销类电话、短信、邮件等。
2、提升风险防范意识:老年人应树立正确金融投资、保险理念,不盲目听信他人,对高额收益、高额保障等诱惑提高警惕,避免掉入不法分子设下的金融陷阱。
3、业务办理渠道要正规:警惕“黑产代理”机构,可以通过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或到营业网点现场咨询、办理业务。
4、加强维权意识:如不慎被骗或遇到无法辨别真伪等情况,应保留证据并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