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 | 老年群体要警惕“保本高收益”金融产品

返回列表页>>

      目前,社会上一些不法机构或个人,利用老年人警惕性低、接收消息渠道较为闭塞等特点,仿冒正规金融机构人员,以“保本高收益”为由,怂恿、诱导老年消费者进行“退旧买新”谋取非法利益。

      此举严重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案例回顾

      11月某日,69周岁的王某收到自称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李某来电,询问王某是否在其公司购买过保险理财产品。王某告知李某自己确实之前有过购买行为,李某立刻称王某购买的产品收益较低,目前其公司与银行合作推出全新的“保本”“收益更高”“功能更齐全”的保险理财产品,并指引王某带着保单、身份证和银行卡等资料,到保险公司来办理退保,再用退保资金投资所谓的“保本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

      王某信以为真,准备好相关资料就去办理退保事宜。在办理退保手续时,被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及时制止,通过与王某沟通过程中,详细了解到王某说的“保险理财产品”根本不存在,且保险公司并未与银行合作新的理财产品。王某这才得知自己差点被骗,还好躲过一劫。

      二、消保提示

      1、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当您接到陌生来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在确认对方身份前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2、在正规渠道购买保险或金融理财产品

      老年人购买保险时应当认准正规公司,多和家人沟通,多方面了解基础的金融保险知识,如有问题要及时向保险公司咨询,不要被高收益诱惑,防范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

      3、不轻信“高收益”陷阱,守好养老钱

      不法分子多以“低门槛”“少投入”“高收益”为幌子对老年群体实施诈骗行为,或对老年群体实施“循序渐进”型诈骗,起初投入较少,回报较多,以此博得老年人初步信任;后期便会持续诱导老年人“多投多得”,不法分子在得到老年人的高额投资后,将会携款卷逃消失无踪,老年朋友切忌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