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警惕“代办投保” 筑牢安全防线

返回列表页>>

案情回顾:李先生车辆保险即将到期,由于今年发生过几次理赔且存在较多交通违章,李先生发现今年保费有所上涨,正在犹豫之际,接到自称保险公司内部员工孙某的电话。孙某称其有保险内购资格,保费便宜很多,但因为内购流程比较特殊,需要李先生先将保费转给孙某由孙某协助代为购买。在双方微信沟通后李先生将保费转给孙某,委托其办理几天后,李先生联系孙某索要保单,却发现其已被孙某拉黑,遂联系保险公司客服被告知未查到其投保信息。李先生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即向派出所报案。


案情分析:本案中,不法分子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对李先生实施诈骗,其违法行为既侵犯了李先生个人财产安全,也影响了保险行业的声誉。随着“车险实名制缴费”的推行,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均要求保险公司在承保车险时,实时验证投保人手机号码,实名认证投保人身份信息,禁止垫付保费。通过实名缴费,加强车险投保的透明性和安全性更好的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风险提示:对于不明身份的“代理人”“理赔员”“保单服务人员”或自称其他角色人员,通过代收“保费费用”“服务费用”或宣传优惠力度远超市场水平销售保险产品时,消费者应提高警觉,可要求对方提供姓名、工号等信息,并及时拨打保险公司官方热线核实身份。


消费者应了解常见的金融消费知识,可关注金融机构发布的各类金融消费教育内容,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及日常个人风险防范注意事项。一旦发现被骗,要保持冷静,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如网络聊天记录、交易记录、对方个人信息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维护个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