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2022 年 8 月,王女士投诉某银行xx支行与某公司骗了其 7500 元抵押贷款服务费,要求返还。她不仅多次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还找 “代理投诉” 机构维权,捏造虚构事实,扰乱银行秩序。
银行接到投诉后迅速调查,发现王女士 1 月办 59000 元、36 期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贷款合同合规,7500元贷款服务费为XX支行合作机构与客户单独签订书面协议后收取,此前王女士未异议。但为避免因客户投诉影响与银行的合作关系,该合作机构向王女士退还了7500元服务费。
处理过程中,银行发现王女士朋友圈发大量营利性 “代理投诉” 信息,煽动他人 “维权退保” 等。不久后,银行向公安报案,王女士坦白称自己是从短视频学来非法代理维权,并以此牟利。经过公安机关批评教育,她表示悔过,并退还了 7500 元,承诺不再犯。
案例分析:本案例中,王女士在真实意愿基础上,与银行签署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的合同,银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为客户办理业务,有法律依据,受法律保护。
如客户不认同合同内容,需要解除合同,可以依法提起诉讼争取自身权益。
但是该客户采取不当方式投诉,扰乱银行正常经营秩序、浪费国家金融资源、影响维权环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当事人捏造或散布虚构事实的,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
案例启示:
坚持依法合规经营
本案例中的某银行正是由于业务办理规范,才能在面对客户投诉时妥善应对,并得到当地监管部门和异地公安机关的理解和支持,为最终圆满解决事件提供了坚实保障。
企业要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以人性化的服务、规范化的流程为客户提供服务,以合法合规经营为前提,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依法合理维权
近年来,非法“代理投诉”呈产业化发展趋势。保哥提醒您,在投诉维权的过程中,要通过正规渠道,基于事实,理性表达诉求,切勿恶意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