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3·15 |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守护财产安全

返回列表页>>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如股权投资、委托理财、养老保健、购物返本付息等,引诱消费者进行投资。为了保护财产安全,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信息:

【警惕非法金融活动的常见套路】

² 虚假高收益承诺:任何声称“保本高收益”“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产品都可能存在欺诈风险。

² 虚假金融产品宣传:不法分子可能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发布虚假的中奖信息、贷款信息或投资产品广告。

² 利用“金融创新”名义:如假借区块链、数字货币等名义,诱导投资者参与非法集资。

²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不法分子可能通过诱导下载软件、开启“共享屏幕”等方式,窃取您的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建议】

² 树立正确投资观念: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风,避免被高收益诱惑,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

² 核实机构资质:在办理金融业务或投资前,务必核实对方是否具有合法资质,避免与非法金融机构或个人发生业务往来。

²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软件。

² 做到“三个一律”:接到陌生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谈到集资高利息的,一律挂掉。陌生人发来的微信、短信链接,一律不点。

² 牢记“三个切莫”:切莫贪图小恩小惠,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切莫相信一夜暴富,投资要走正规渠道。切莫疏于与家人沟通,遇事多与家人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