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保险代理不法中介乱象的风险提示

返回列表页>>

“近期部分保险代理中介利用车主对保险条款的不熟悉,通过虚假宣传和诱导投保等不正当手段来牟取利益,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现结合典型案例,帮助广大车主明辨风险。”

一、典型案例揭示不法中介常见手法

车主黄某(车牌*G***,车辆用途为出租租赁客车)在投保过程中遭遇以下问题:  

1. 虚假宣传“分开投保更优惠”:中介声称交强险与商业险分开投保可降低商业险保费,实则通过拆分保单规避保险公司对车辆风险的统一评估,导致后续保费隐性上涨。  

2. 虚构“代理投保费用高”陷阱:中介误导客户称委托代理投保交强险需多花数百元,诱导客户通过其渠道购买高佣金商业险,从中非法获利。

二、重点风险提示

根据《保险法》第六十七条、第一百一十九条,保险代理机构、经纪机构需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并取得许可证,否则不得经营保险中介业务。非法中介无资质开展业务属违法。

(一)警惕“拆分投保”误导话术

交强险与商业险保费关联性:保险公司在定价时会综合评估车辆风险,拆分投保可能导致两次风险评估,实际总保费可能更高。  

理赔风险:分开投保后若发生事故,需分别向两家公司报案,流程繁琐且易引发责任划分争议,影响理赔效率。

(二)防范“代理投保”加价欺诈

交强险费率全国统一:交强险保费由监管部门统一定价,任何机构或个人无权擅自加价。若代理声称“代办需额外费用”,可能涉嫌违规收费。  

佣金诱导陷阱:不法中介常以“商业险优惠”为诱饵,通过抬高交强险代理费用或虚增商业险保额牟利。

(三)警惕“黑中介”三大特征

1. 以低价承诺吸引客户:宣称“内部渠道折扣”“返现优惠”,实则通过虚假保单、阴阳合同实施诈骗。  

2. 隐瞒关键条款:刻意回避免责条款、免赔额等重要内容,导致出险后理赔困难。  

3. 要求“全权代办”:索要车主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