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2024年,保险公司理赔经办审核案件时,发现理赔材料与被保险人实际损失不符,赔偿协议、收条等存在造假情况。被保险人意图骗取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共8万余元。经现场查勘,伤者已从工伤获赔,相关虚假材料是人伤黄牛指导伪造。保险公司约谈相关人员,告知其行为已达量刑标准,若坚持索赔,将向经侦报案。最终,被保险人、伤者放弃虚高理赔款。
案例评析
1. 法律风险:参与伪造理赔材料属保险欺诈,违反《保险法》的相关规定,虚报部分无法获赔,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2. 信用风险:保险欺诈行为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对未来金融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风险提示:
1. 及时报案:事故发生后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按指引做好现场保护、证据收集等工作。
2. 抵制诱惑:警惕“高额理赔”诱饵,拒绝参与造假,避免卷入保险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