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正规渠道购买车险,财产安全有保障

返回列表页>>

案例简介:

小李在某社交平台上提到自己的车辆保险即将到期,结果被自称保险代理的销售业务员(实际是“不法分子”)盯上。该“不法分子”通过私信联系小李,声称自己是某知名保险公司的资深业务员,并以“限时优惠”“内部折扣”为诱饵,主动提出为小李办理车险续保手续。小李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通过微信平台支付了车险保费。然而,支付保费后,小李迟迟未收到保单,多次询问对方也未得到明确答复。最终,小李意识到可能被骗,向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核实后发现,并无投保记录和保单信息,自己支付的保费被“不法分子”骗取。

案情分析

本案中,“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寻找潜在目标,假借保险业务员身份,以“优惠折扣”“便捷服务”为幌子,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进而骗取保费。

风险提示

核实业务员身份与资质:消费者在购买车险时,应核实业务员的真实身份和所属公司,以及是否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官网、客服热线或营业网点等官方渠道进行查询和验证,避免与假冒的业务员进行交易。

及时核实保单信息:消费者在收到保单后,应仔细核对保单信息,包括保单号码、投保险种、保险期限、被保险人信息等关键内容。如有任何疑问或发现异常,应立即与保险公司官方进行核实,确保保单的有效性。

警惕非正规渠道交易:消费者应通过保险公司的官方平台或线下营业网点进行投保。同时,对于任何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的请求,都应保持警惕,确保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