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警惕虚假材料骗保行为

返回列表页>>

一、典型案例

王某某驾驶车辆下坡时操作不当侧翻,导致车辆损坏,三者护栏受损,车上人员受伤,还有一名三者行人重伤入ICU。事故发生后,驾驶员被送往医院,现场由车队人员报案,保险公司查勘员到达现场后,发现驾驶员和伤者信息难以获取,车队以伤者在医院为由拒绝配合。后保险公司通过交警队及其交强险公司调查,发现驾驶员提供的驾驶证照片模糊且无法提供清晰版本,通过交警协助核实,发现其驾驶证因酒驾已被吊销,提供的驾驶证照片为吊销前的旧照片,明显存在骗保行为,在查勘员追问下,驾驶员承认了骗保事实,最终,保险公司依法拒赔。

二、案情解析

本案中,驾驶员王某某在事故发生后,为了能够获得保险赔付,故意隐瞒了自己因酒驾导致驾驶证被吊销的事实,提供了之前未吊销时的驾照照片,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保险合同中的诚信原则,属于典型的骗保行为。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是建立在双方诚信基础之上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有义务如实告知保险人重要事项,包括驾驶员的驾驶资格、车辆状况等。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材料,保险公司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解除合同并拒绝赔偿。本案中,保险公司通过细致的调查和核实,发现了驾驶员提供的虚假材料,依法作出了拒赔决定,维护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

三、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如实告知保险人重要事项,不得隐瞒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如果发现有骗保行为,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拒绝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事故骗取保险金的。(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有以上情形进行保险诈骗活动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消费提示

1、如实告知。在购买保险和理赔过程中,消费者应如实向保险公司提供相关信息,包括驾驶员证件状态、车辆状况等。如未如实告知,可能会影响保险公司的正常理赔,甚至导致保险合同无效

2、提高意识。增强对保险骗保行为风险防范意识,认识提供虚假材料严重后果,勿因小失大。

3、及时咨询。对保险合同或理赔有疑问,及时咨询保险公司专业人员,获取准确信息和建议,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