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宝典】3·15 | 警惕开门杀!小疏忽酿大祸
一次不经意的开门动作,竟然卷入官司赔偿8万元!小小“开门杀"威力竟然这么大?今天,我们用真实案例敲响警钟,教你破解"开门杀"安全密码。
01真实案例
一开门成“千古恨”
2024年6月,杭州某小区门口,乘客张女士搭乘网约车到达目的地后,未观察后方状况便直接推开车门,恰逢外卖员小王骑电动车驶过,瞬间被车门撞飞,造成腰椎骨折、全身多处挫伤。
经交警认定:张女士负事故主贵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8.2万元;司机因未靠边停车且未尽提醒义务承担次要责任。
这场事故中,外卖员3个月无法工作,张女士掏空积蓄赔偿,司机被平台处罚——一个疏忽,三方皆输。
02惨痛教训
这些情况要担责!
数据显示,大部分"开门杀"事故是因司机或乘客"盲开"车门导致。我国每年因“开门杀"致死的交通事故超200起,伤者90%为电动车骑行者!
那不同情况下的“开门杀”,责任如何划分呢?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7条:
▇乘客全责情形:未观察后方直接开门
▇司机连带责任:违规停车/未提醒乘客
▇儿童开门致祸:监护人需担责
重要提醒:即使司机未主动提醒,导致“开门杀“的乘客仍需承担主要责任!
03保命指南:
3招告别“开门杀”
Part1 使用荷氏开门法
▇用离车门远的手开门
▇身体自然左转90度,视线扫过后视镜及车窗
▇全程保持手扶车门,确认安全后再推门
Part2 司机必做三件事
▇靠边停至距路沿30cm内
▇开启双闪提醒后车
▇郑重提醒乘客注意后方来车(同时司机也要遵守哦)
Part3 科技加持更安心
▇开启车辆"儿童安全锁"防孩子误开
▇加装广角后视小圆镜
▇养成“二次确认“习惯,先开10cm缝隙观察
04特别注意
这些场景更危险!
在城市道路中“开门杀”事故尤为突出。约92% 的“开门杀”事故发生在城市道路,这类场景下停车上下人员需求较高,并和非机动车形成混行的环境,特别容易引发事故。所以以下场景需特别注意:
▇ 学校/菜场等非机动车密集区
▇ 雨天/夜晚等视线不佳时段
▇ 后排乘客(盲区更大!)
▇ 网约车临时停靠点
车门不是"任意门",停车开门需谨慎,多一个动作就少一分危险,千万不要让车门成为“命门”。另外也记得及时购买车险,多重保障守护你的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