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2024年11月,客户赵某来到保险公司,称接到自称该保司业务员的电话,告知其车辆保险即将到期,并要求通过发送的链接支付保费,可享较高折扣的保费。赵某打开链接后察觉异常,遂到店咨询。
经工作人员核实,链接指向的并非该保险公司车险产品,而是“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立即提醒赵某切勿付款,成功帮助其避免了资金损失。
法律条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条:保险业务由依照本法设立的保险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险组织经营,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
而“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经营者未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其与车主签订的合同不属于保险合同,不受《保险法》保护。且此类业务经营者通常未依法提取准备金,资金链断裂风险大,可能出现“跑路”现象。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可能面临无法获得或无法足额获得赔偿的风险。
案例启示
金融消费者应增强法律意识,认清“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与正规保险的本质区别,选择合法合规的保险产品,切实保障自身权益,避免资金损失。
1、选择正规保险公司投保。通过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购买车辆保险,缴费前仔细核对投保单信息,确认保险公司名称及缴费对象。
2、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机动车辆安全统筹”营销陷阱,切勿将其与正规商业保险混淆。统筹服务不具备保险的法律属性,后续理赔无保障,维权困难。
3、及时核实信息。如接到陌生电话或链接,务必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热线或门店核实,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