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以案说险:守护理赔权益,狙击交通事故“黄牛”

返回列表页>>

案例简介

康某遭遇交通事故受伤后,面临理赔难题。这时,自称“人伤赔付专家”且号称与交警关系密切的“黄牛”出现。他们巧言令色,向康某承诺能够通过“特殊运作”大幅提高赔偿金额,还表示会包办所有理赔手续,让康某无需劳心费力,诱导康某与其签订保险理赔协议,并支付高额的代理费用,同时索要全套个人信息和证件原件。

幸运的是,康某家属中有理赔专业人士,察觉到事情蹊跷,当询问所谓的“交警朋友”具体信息时,“黄牛”却含糊其辞、拒不透露。但他们仍试图继续迷惑康某,坚称能帮其拿到2倍以上赔款。

案例评析

“黄牛”在实际操作中手段恶劣,通过伪造伤残等级、篡改医疗记录虚构损失骗取高额赔偿,还隐瞒部分赔偿金私吞。这不仅让受害者治疗恢复受影响,也破坏保险市场秩序,增加其他投保人负担。

为打击此类行为,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许多受害者因不熟悉理赔流程或怕麻烦轻信“黄牛”。保险公司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多种渠道让消费者了解“黄牛”惯用伎俩和危害,掌握识别方法,避免受骗。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受害者将个人信息和证件原件交给 “黄牛” 易导致信息泄露,带来更多麻烦和损失。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增强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信息和证件。

推动理赔透明化:保险公司应优化理赔服务,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加强监管审核,建立内部监督机制,防止欺诈。同时,及时公开理赔进度和信息,减少消费者顾虑。

案例启示

    消费者发生保险事故时要保持冷静,选择正规渠道理赔,不要被“黄牛”虚假宣传迷惑,务必重视个人信息保护,防止信息泄露。

若对理赔金额或流程有疑问,不要盲目听从“黄牛”建议,应及时与保险公司沟通。若沟通无果,可通过保险公司投诉渠道、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或金融调解组织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自太平洋产险海南分公司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uFhy84zAvono4dyBXH1_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