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外贸稳增长:安徽阜阳小微出口保险服务创新案例

返回列表页>>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贸行业在颍东区经济增长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颍东区众多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外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然而,外贸业务在拓展国际市场过程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例如汇率波动、贸易壁垒、海外信用风险以及货物运输途中的各类意外情况等,这些风险给企业的稳定经营和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安徽省为推动外商投资高质量发展,出台《关于印发安徽省促进外商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阜阳市颍东区作为安徽省外贸发展重点区域,聚集了大量中小微外贸企业,但普遍存在保险意识不足、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司借助颍东区商务局举办的外贸业务培训会契机,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以出口信用险为核心,创新“政策+保险+服务”模式,助力小微企业稳订单、防风险、拓市场。

二、主要做法

1. 嵌入政府平台,精准触达需求  

   在商务局主办的培训会上,我司作为唯一保险公司,系统讲解出口信用险、货运险、安责险等产品,重点解读政策性信用险对收汇风险的兜底作用,以及“赔款视同收汇”“保单融资”等创新服务。通过案例分析(如海外买方拖欠、货物拒收等场景),直观展示保险的赔付流程与价值,提升企业投保意愿。

2. 会后深度走访,定制服务方案  

   针对参会的40余家小微企业,我司成立专项服务小组,逐家走访调研企业出口国家、结算方式、历史风险等信息,结合《安徽省促进外商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中关于“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的要求,量身定制“小微信用保险”方案。例如,对采用赊销(O/A)方式的企业,重点推荐短期出口信用险,覆盖买方破产、拖欠等风险;对高风险地区出口企业,叠加政治风险保障。

3. 政策联动,降低企业成本  

   结合安徽省财政补贴政策,主动帮助企业申请“保费政府买单”优惠,通过“统保平台”模式简化投保流程。例如,对年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提供免费基础保障,最高赔付比例达80%。

三、创新亮点

1. 嵌入政策落地链条,实现服务前置化

  突破传统“企业找政策”模式,主动将保险服务嵌入政府政策宣贯活动,通过“培训会+上门服务”组合拳,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市场主体,提升政策转化效率。  

 

2. “普惠+定制”双轨并行,破解小微风控难题

  针对小微企业推出标准化信用保险产品,同时提供资信评估、风险咨询等个性化服务,以“低门槛投保+高附加值风控”组合降低小微企业出海门槛。  

 

3. 打造“保险+政务”数据协同模式  

  依托商务部门外贸企业数据库,精准定位目标客户,动态跟踪企业投保及风险处置进展,为政府优化外贸支持政策提供数据参考。

四、实践成效

1.风险防范意识增强

通过此次举办的宣传活动,企业对科技保险在防范外贸风险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利用小微信用保险可以有效降低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2.  覆盖范围显著扩大  

 通过培训会及走访,2024年累计为160家小微企业提供信用保险服务,总保额达到6156.45万元。2025年,我司已经开始签单工作,继续为小微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服务。

3. 国际市场拓展更积极:

企业在了解信用小微信用保险的保障后,对开拓国际市场更有信心,敢于承接更多国际订单,拓展了新的海外市场,能切实提高颍东区外贸的市场份额。

4. 政企沟通交流更顺畅:

此次的宣传活动搭建了政府,保险公司,企业三方之间的沟通桥梁,三方能够更直接地交流外贸业务和信用保险方面的问题和需求,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更好地宣传了外贸扶持政策和科技保险补贴政策等,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和利用率提高,确保了政策的有效落实,促进了颍东区外贸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