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车主反映,自己在购买车险时,接到自称是“保险公司”的电话推销声称可以提供更低价格的保险。然而,交完钱后才发现,所谓的“商业险”竟变成了“机动车辆安全统筹”合同,真正的保险公司只承保了交强险。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许多车主都遇到了类似问题。那么,“机动车辆安全统筹”到底是什么?它与正规的商业车险有什么区别?车主又该如何避免踩坑呢?
统筹险”是什么?
“机动车辆安全统筹”并非正规的保险产品,也从未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认可。它通常由一些非保险公司机构推出,以“XX统筹”“XX互助”“XX联盟”等名义与车主签订合同。然而,这些机构并未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也不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监管。
“统筹险”有哪些风险?
1.理赔困难
统筹险”缺乏规范的理赔流程和资金保障,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面临理赔拖延甚至拒赔的情况。
2.财务风险
统筹资金管理不规范,可能导致资金短缺无法及时赔付。更有甚者,资金可能被挪用或滥用,进一步加剧风险。
3.法律风险
“统筹险”合同不属于保险合同,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护。一旦发生纠纷,车主只能通过诉讼解决,维权成本高耗时长。
4.机构倒闭风险
部分统筹公司经营模式不可持续,一旦出现撤销、破产等情况,车主可能面临无法获得赔偿的风险。
真实案例
李先生在购买车险时,被低价吸引,选择了一家“XX统筹”公司。然而,在一次交通事故后,李先生向该公司申请理赔,统筹公司工作人员要求对车辆维修款进行打折,三者方无法接受,于是向自己车辆的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
保险公司支付赔款后发起追偿,保险公司联系到统筹公司并按要求提供了所需材料,但是赔款迟迟未支付。后无奈将李某起诉至法院,在法院的协调下,最终由李某支付车辆维修费用。
如何避免“统筹险”陷阱?
1.认清正规保险
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车主在购买车险时,务必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保险公司。
2.警惕低价诱惑
低价背后往往隐藏着风险,切勿因小失大:正规保险公司的价格透明,保障全面,理赔更有保障。
3.核实机构资质
在购买保险前,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机构资质,确保其合法合规。
4.签订正规合同
保险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护,车主在签订合同时,务必确认合同性质,避免签署“统筹”类合同。
温馨提示:
为了您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请广大车主朋友:选择正规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及商业险!远离“统筹险”,避免理赔无门!如果您在购买车险时遇到任何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团队,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专业服务!